當摯愛的人走後,對多數人而言,無異是另一個夢魘的開始。原本一起吃飯、散步的人不在了;一起聊天、抬槓的人不在了;甚至熟悉的吵架、數落的對象也不在了。失落的心情如排山倒海般一波又一波地席捲而來。告訴自己要堅強,可就是無法抑制的落淚;提醒自己要回到生活常軌上,可就是無法揮去腦海思念的景象;甚至懊惱、責怪自己,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正常?也許有人會選擇獨自悲傷、飲酒澆愁來處理自己內心的悲慟,然而這些方式不僅無法抒解內心的哀傷,還會讓自己更難過,甚至會變得更煩躁、易怒。那內心的哀慟要如何照顧呢?
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幾個方法:
面對這樣的失落,多數人都會有哀傷、焦慮、憤怒等情緒,甚至感到孤獨、無力、被監視的感覺,這都是正常的反應。
淚水猶如洗淨傷口的生理食鹽水,清創好壞是傷口癒合最重要的處理步驟。不妨讓自己在一個安全,不受打擾的環境中,自在的哭一哭。
摯愛離去後,心中可能有很多話沒機會跟對方訴說,也可能有很多的心情,找個願意聽你訴說的對象,好好將心中的話說出來。如果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對象,不妨寫在紙上,若想寄給摯愛,也可以在完成後寄(燒)出去。不要讓想說的話沒有地方去。
當心情比較平緩時,不妨轉移焦點留意自己是如何自我照顧?不管是進食、睡眠、工作,或散步、閱讀、聽音樂、運動等等,只要能有好過一點的感覺,都是我們自己的內在力量,好好運用這股力量,繼續維持或逐漸擴大自我調適的正向經驗。
不要忽略自己的信仰,信仰讓一個人的心得以信靠,信仰的存在是無時無刻的,信仰是一劑很好的陪伴良藥,更是一股很重要的支持力量泉源。
陪伴摯愛讓我們原本的生活與人際關係暫時疏離。當摯愛離去的事務告一段落後,為了讓摯愛可以安心不為我們牽掛,不妨讓自己的作息正常,有營養的飲食,適當的運動,專心的工作,合宜的休閒,回復原本的人際交流,更不要忽略其他我們在意、關心的人。
即使運用了上述方法,悲傷心情仍可能反覆出現,甚至有人會持續一、二年時間,這是正常的。不過,如果哀慟的情緒超過六個月以上,或自己、他人覺得有需要協助,不要延遲,證據顯示,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,自助團體,均能降低因失落而產生的身心症狀。